­
  • KTL Portal
  • eClass
  • Mail
  • English
  • EnglishEnglish
  • 中文中文
九龍真光中學 九龍真光中學
  • 關於
    • 學校歷史
    • 使命及願景
    • 校長
    • 歷任校長
    • 校服
    • 校歌
    • 校園及設施
    • 教學語言及班級架構
  • 動態
    • 最新消息
    • 媒體報道
    • 校園電視台
    • 音樂大碟
    • 真光桌面背景集
  • 組織
    • 辦學團體
    • 法團校董會
    • 校務委員會
    • 學科及委員會
    • 教職員
    • 技術支援人員
    • 級社組織
    • 家教會
    • 校友會
  • 文件
    • 學校文件
    • 學校刊物
    • 兒童品德教育叢書

    •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
    • 中二至中四級插班生申請

    • 學生
    • 獎助學金申請
    • 一般申請表格

    • 校友
    • 申請表格

    • 職位空缺
    • 申請表格
  • 學術
    • 學科
    • 學校圖書館
    • 資優教育
    • 跨科協作
    • 數理科技教育
    • 全球聯繫
    • 中國文化推廣
    • 專業發展
  • 學生
    • 靈育發展
    • 價值教育和品德培育
    • 國家及社會關懷
    • 領袖訓練及企業精神
    • 才藝發展
    • 環境保護教育
    • 生涯規劃教育
首頁 學術發展及成就 學科 化學科

化學科

化學科

「在化學方面領先世界的國家,在國富和總體繁榮上也是獨佔鰲頭。」
– 威廉.拉姆齊 (19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獎者)
  • 課程特色
  • 全方位學習
  • 伙伴計劃

課程特色

探究為本學習 激發學生好奇心

運用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情景及設計實驗任務,讓學生將化學科知識學以致用,亦有助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技能、科學邏輯、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創造力,以及獨立或共同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比如透過研究分子料理的化學成份,學生便能學習到縮合反應於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以產品為本之 STEM 跨科協作課程
「朱古力工廠」

課程以設計思維 (Design Thinking) 作為思維範式,思考如何改良朱古力配方,如較低熱量而不失甜味、增加抗氧化能力的朱古力配方等,以迎合不同用家的需要。有關研究成果學生將結合於英文科學習的演說技巧,以進行小組匯報。

運用網上試題庫Online Question Bank (OQB)

促進學習的評估 :結合多次習作的結果,老師能運用系統把學生表現進行系統化的分析,了解整體或個別學生在不同課題及深淺度習題的表現,從而優化教與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表現。

作為學習的評估:學生能分析個人在不同知識領域裡的相對表現,從而找尋提升表現的方向。OQB亦可以紀錄學生曾經做錯的題目,讓學生輕易組織有關題目,以達溫故知新之效。

特色校本教材 深化學生思維

  • 引入跨學科語言學習策略,訓練學生描述實驗流程的寫作能力。
  • 運用雙碼理論 (Dual-coding theory),以文字轉化為圖表,顯示思維步驟、概念比較及實 驗流程等,以促進學生的科學思考。
  • 製作適合不同深淺度的練習,照顧不同能力學生的學習需要。
  • 提供大量延伸閱讀及有趣的化學科影片連結,照顧科學資優生的發展需要。

善用電子工具 進行遙距教學

為了增強課後時間的師生交流,化學科運用 Zoom 雲端視訊會議程式,與學生進行遙距教學。老師能結合簡報、文件檔案等為學生進行即時網上解說,幫助學生建構知識。學生亦能即時與老師進行互動,以提升教學的效能。

全方位學習

研究為本訓練 孕育科研人材

由生物科及化學科協作帶領「九真科研小隊」。導師致力訓練理科資優學生的研究思維,及早培育將來有志於大學修讀醫學及理學的學生。透過進行、檢討及優化科學實驗,學生能夠切實地運用學科知識解決與生活有關的問題。在導師的帶領下,學生須閱讀大量與研究相關的科學文獻及研究報告,以找尋適用的科學技術及持續改良的策略。下表列出部份近年學校參與的科學比賽:

 

香港學生科學比賽 研究項目 (生物與化學) 數位科學影片製作比賽
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研究組 香港科學青苗獎

添置先進儀器 建立校本科研基地

為了促進資優學生在科學研究中的深化學習,學校添購各種在大學或高階研究所的儀器,如分析不同波長下的吸收光譜的光譜分析儀、用於抽取極微量液體的精準定量吸管及自動化數據記錄器等。這些儀器均用於支援「九真科研小隊」的研究,而整個研究更獲得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教授擔任顧問,過程中提供專業意見。

舉辦化學科講座

本科邀請香港大學化學系Dr Chan Chi-wang到校,分享 ”The Mystery of Carbon”。

參加大學化學系開放日及STEM工作坊

到香港各大學參觀化學系及參加不同主題的工作坊,拓寬學生視野及培養學生對本科的興趣。

KTL STEM Hub

與其他 STEM 科目協作,為學生籌辦每月 STEM 體驗工作坊,讓學生體驗有趣的科學實驗及運用先進儀器,並輕鬆愉快地學習課外的STEM知識。

STEM 同樂日 推廣科普知識

邀請各區小學生參與STEM同樂日,科學體驗活動由本校師生共同設計,以有趣方式將科技與科學原理結合創作活動,如分子料理食品、全息影像器製作等,從而提升學生的好奇心及對科學的興趣。當中更有親子科學工作坊及STEM比賽,透過活動加強親子交流。

世界零距離 全球 STEM體驗

與各理科協辦 「韓國STEM探索之旅」參觀當地汽車工業及科技公司發展,了解最新科技資訊和設備, 擴闊學生的視野。

閱讀計劃

本科一直與本校圖書館合作,一起培養學生閱讀課外書籍之習慣。於科學書展中,更把本校圖書館內可借閱之化學書籍及文獻作展覽。學生亦需撰寫閱讀報告,以總結自己的得著閱讀課題包括催化劑和奇妙元素的應用等等。

伙伴計劃

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

與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協作,支援九真科研小隊的科研工作
  • 為了支援「九真科研小隊」的發展,化學科與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協作,為校本科研提供寶貴意見。
  • 學生更有機會到林振陽教授的實驗室與教授分享本校科研小隊的工作。過程中教授指導學生如何優化科研及分享進行科研的苦與樂。

參與教育局校本支援計畫

發展以探究為本之 STEM 跨科協作課程
  • 參與教育局校本支援計畫,定期與教育局及友校同工交流並聯手籌辦以探究為本的「朱古力工廠」課程。
  • 透過教案討論、觀課、評課及各方致力協作,提升學生的思考層次。

香港青年協會

訓練實驗及報告寫作技巧
  • 支援「九真科研小隊」參加全港性的比賽的需要,讓學生學習大學級別的實驗及報告寫作技巧,讓理科資優生盡早認識將來在大學的研習模式。

香港中文大學

參與香港中文大學的協作計畫,運用網上資源推動問題為本學習
  • 教導學生運用不同的網上資源進行資料搜集,讓學生能更有效地以問題為本的學習模式進行深化學習 (Deep Learning)。

促進老師專業交流 共建教研文化

  • 同工就年度主題召開專業發展會議,討論內容包括改善學生常犯錯誤的策略、分析促進學習的評核數據等。
  • 再者,本組亦會進行「小型課堂研究」,包括問題辨識、教學計畫設計、開放課堂及評課,積極交流以持續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Copyright © Kowloon True Light 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 九龍真光中學. ©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