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彼此關懷,相互協作,同心同德,育苗成長」
(由左至右) 潘詠恩女士, 夏雅玲女士, 林書華女士, 周佩芳老師, 黃鳳雯老師, 方美玲老師 羅楚雲副校長 , 李凱茵女士, 李伊瑩校長, 杜玉燕女士, 蔡立基先生
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能相輔相成。提供家長教育活動,加強家長之間的聯繫,分享經驗,共同探討教育下一代的最佳方法。家長是學校的伙伴,家長可透過參與學校的講座,與子女一起成長,並更了解本校的辦學願景與使命,與學校共同培育學生,為此,本校宗教組及家長教師會開辦了以教育、個人增益為主題的「家長學堂」系列,以及舉行家長講座,曾邀請不同範疇的專家擔任分享嘉賓,如陳美齡博士主講「面向未來的教育法」、突破機構副總幹事周思藝先生分享處理孩子溝通問題、香港優質家長學會何英儀姑娘「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處事的素質」、輔導心理學家張燕鈴校友主講「如何協助子女適應中一生活」,以及李伊瑩校長分享的「培養孩子抗逆力的素質」等,推動家長親職教育,提升家庭教育素質,促進家長對子女學習及成長生活之了解,懂得管教和溝通之道,令親子間關係更密切。
本校亦為家長舉辦多元化興趣班,如親子花藝、應節糕點製作、茶藝、書法等,讓家長培養興趣與技能,建立家長間情誼,並紓減壓力,陶冶性情,使身心健康。
同時,本校關注家長福音工作,於「家長學堂」與家長分享信仰及聖經價值觀。
在參與學校活動的過程中,家長可彼此建立互助的網絡,交流管教子女的心得,分享親職工作的喜與憂,從而提升親職素質及加強情緒上的支援。
本校與家長教師會舉辦不同康樂活動,以增進家長間的情誼,彼此分享、支持,如茶聚、旅行、盆菜宴等;而每次家長學堂後,均會舉行分組分享,讓家長互訴心聲,彼此支援。家長教師會委員及義工會提供支援,協助中一家長適應子女升中,並作家長之間、家校之間溝通的橋樑。
此外,本校成立「家長義工團」,積極協助學校推行各有關活動,主動關心及支持學校發展,如資訊日、校慶等,也會舉行校服回收行動、舊書買賣服務等,讓家長間互相幫忙,家長也成為真光大家庭的一份子。
家校合作是通過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了解,消除隔膜,互諒互讓,以建立聯繫。本校深信家校合作,家長共同肩負培育子女成長的責任,與校方充份溝通,互相信任,關心、支持學校的教育工作,並重視家庭教育,為子女提供健康及愉快的成長環境,對學生的成長甚有幫助。
本校設有家長教師會,促進學校及家庭之間的緊密聯繫,家長教師會更支援學校,以促進學生的成長。資助學生活動或計劃、贊助學生活動,並設立獎學金以獎勵同學為完善學校措施,校方會聆聽家長意見,每年校長都會舉行家長茶聚,與家長真情對話,並邀請家長代表參與學生福利決策,如:午膳飯盒試食會、揀選校服供應商等。
學校和家庭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均有重要的影響力,家長和教師是培育學生成長的教育伙伴,彼此目標一致,共締理想的成長環境,讓學生能愉快地學習。家長在學校發展上,也擔當重要的角色,家長可推動學校發展,協助籌款等,如70周年校慶步行籌款、年宵攤位、捐助圖書金及獎學金等,家長也有積極參與。
自成立法團校董會後,家長有更正式的渠道參與校政。本校每兩年會舉辦家長校董選舉,由學校的學生家長提名及投票選出,以家長的角度,參與學校行政管理政策的制訂,提供不同的看法予以參考,以表示對學校教育的關注和重視,參與學校決策,肩負起管治學校運作 及發展的角色,與來自不同背景的校董一起群策群力,提高學校教學效能。
家校合作是通過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了解,消除隔膜,互諒互讓,以建立聯繫。家長帶動尊師重道文化,每年均會舉辦敬師運動,包括敬師早會、校慶敬師環節、致送心意禮物、自製美食及撰寫敬師卡,以帶動學生對學習的正面態度。
教師透過與家長的溝通和合作,如:家長日、家長晚會等,雙方可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性格和需要,從而促進教學的效能。在中一入學前,本校也會舉辦家長迎新日,以增加中一家長對子女校園生活的了解。而在第一次學校測驗前,中一班主任會與家長溝通,讓家長更了解學校的測考評估。家長和教師交流學生在校情況和家庭生活,促使學生有良好的學習表現。
學校不但關心學生的學習,也關顧學生的家庭生活。學生及其家庭若有需要,本校會派員探訪慰問,並提供經濟援助、發放福利金、減免膳食費、捐助生活費等,讓學生安心學習。
學校並會教導學生孝敬父母,對父母表示感激及關懷,在父親節、母親節向父母表達心意,協助家庭建立良好關係,務使學生在優質的家庭及學習環境中健康成長。
文件
九龍真光中學 家長教師會 會章
下載
法團校董會家長校董選舉章程
會訊 (22-23)
會訊 (21-22)
會訊 (20-21)
21-22 核數報告